第五百二十四章 厨艺(2/2)
其实,盛家膳食水平的突飞猛进,在汴京官宦圈子里已小有名气,而这其中,明兰姐弟,尤其是明兰功不可没。
盛长权自归来后,就开始将自己前世的美食说与最亲近的姐姐明兰听。
明兰心思玲珑剔透,于厨艺一道又极有天赋和耐心,常常能根据弟弟那些“稀奇古怪”的描述,反复试验,竟真的复刻出了不少令人拍案叫绝的美味。
诸如这蟹粉狮子头的改良做法,那汤汁丰盈的蟹黄汤包,还有那口感层次丰富的佛跳墙,其灵感源头或多或少都源于盛长权那些前世记忆的碎片。
而经明兰巧手琢磨、调试、定型后的菜式,往往色香味形俱佳,尤其是她亲自监制或动手时,做出的菜肴更是仿佛被注入了灵魂,美味得能让人恨不得连舌头都吞下去,府中下人私下甚至传言“六姑娘手下的菜,是会发光的”。
久而久之,盛家的宴席便成了汴京官宦圈里一桩令人期待的美事。
旁边的葱爆羊肉丝镬气十足,葱香与羊肉特有的醇香交织在一起,霸道地侵占着每个人的嗅觉,清炒虾仁颗颗如珍珠般饱满晶莹,粉嫩弹牙,点缀着几粒翠绿的葱末,光是看着就令人食指大动。
随后登场的大菜更是彰显出盛家对今日宴席的极度重视与这场合的非同凡响。
一整条体型硕大、形态完美的糟熘鳜鱼被两名干净利落的小厮小心翼翼地合力抬起,稳稳放置在桌子最中央,鱼身保持得极为完整,淋着晶莹剔透、色泽诱人的琥珀色芡汁,鱼眼饱满,鱼嘴微张,寓意着“圆满有余”、“鱼跃龙门”。
“好!好兆头!诸位请,请动筷!尝尝这鱼,图个吉利!”盛紘笑容满面地举箸,热情地邀请大家品尝,声音洪亮,透着十足的喜气。
一旁金黄酥脆、香气四溢的炸鹌鹑旁配着细磨的椒盐粉,小厮们眼明手快,伺候得十分周到,及时地为各位宾客分送到骨碟之中。
而压轴登场的,自然是那坛由盛紘特意吩咐、由府里手艺最老道、经验最丰富的厨师领头,精心选用上等海味干货、蹄筋、花菇等食材,加入陈年绍酒,以文火慢工煨炖了足足一整日的佛跳墙。
当那沉甸甸的、散发着岁月光泽的绍兴酒坛被两位经验丰富的厨娘小心翼翼、郑重其事地抬上来,再缓缓揭开以荷叶和黄泥密封的坛盖时
——刹那间,那浓郁逼人、层次感极其复杂的荤香混合着醇厚沉郁的陈年酒香,如同有了实质一般,顷刻间爆炸般地弥漫了整个厅堂,丝丝缕缕,无孔不入,令人未食先醉,口中生津,垂涎欲滴。
“妙啊!真真是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今日我等可是有口福了!盛大人府上真是藏龙卧虎啊!”
一位与盛紘交好、颇通文墨的文官忍不住击节赞叹,吟诵起流传的名句,立时引得满堂宾客齐声喝彩,宴席的气氛瞬间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另一桌,长媳海朝云举止端庄得体,细心地亲自拿起汤匙,为婆婆王大娘子盛了一小碗内容丰富、汤汁浓郁金黄、胶质满满的佛跳墙,里面满满的都是软糯厚实的刺参、肥美弹牙的鲍鱼、胶质丰富的蹄筋和吸饱了精华的花菇,柔声细气道:“母亲您近日为七弟弟科考和今日宴席操劳,最是辛苦,尝尝这个,最是滋补温养,您多用些。”
王大娘子满面春风地接过,看着孝顺知礼的儿媳,再感受着满堂的荣耀与宾客的奉承,只觉得人生快意莫过于此,笑得几乎合不拢嘴,连声道:“好,好,朝云你也吃,别光顾着我,大家都吃。”
最后的汤品是清淡鲜美的莼菜银鱼羹,青翠欲滴的莼菜滑嫩异常,入口即化,银鱼虽细小却鲜美无比,正好用以调和之前诸多浓郁菜肴带来的味觉冲击,清新爽口,恰到好处。
主食除了颗粒分明、香气扑鼻的上等香稻米饭,还有一碟碟小巧玲珑、皮薄如纸、几乎能看见内里流动汤汁的蟹黄汤包,以及做成精美梅花形状、豆沙馅料研磨得极其细腻、清甜不腻的豆沙卷。
酒水方面则备足了醇厚劲足、深受男宾喜爱的金华酒和清爽甘甜、更受女眷欢迎的荔枝膏水,以供不同口味的宾客各取所需,考虑得极为周到。
每一道菜,从食材的精选、烹饪的火候拿捏到最后的摆盘造型,无不精雕细琢,既符合汴京顶尖官宦人家的饮馔格调与身份地位,又不失家宴的温馨氛围与主人的诚挚心意,引来席间阵阵由衷的笑语、热烈的夸赞和频繁的觥筹交错之声,气氛热烈融洽到了极点。
……
最近迷恋吃播,总感觉这玩意儿下饭……不过,徐大sao好像没啥动静了,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