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英雄辈出(1/2)
“报——!”尖锐的嗓音穿透了清晨的宁静,打破了御书房内的平和。李烨,这位年轻的帝王,正站在铜镜前,以清水洁面,精神焕发地准备迎接新的一天。然而,老太监福安颤抖的声音如同寒冰,瞬间凝固了他脸上的笑容。
“陛下,不好了!朝中六部官员,竟有九成在今早同时告病,无法出席早朝。金銮大殿之上,已是一片混乱,人心惶惶。”福安的话语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恐,他是昨日才被提拔上来,忠心耿耿,绝非奸臣耳目,此刻的失态,足见事态之严重。
李烨闻言,身形微震,但旋即恢复镇定,目光如炬。“九成?竟有此事?”他转身,眉宇间透露出不容小觑的威严。
一旁,柳琳,这位身负皇太后托孤重任的女中豪杰,柳眉紧锁,眼中寒光闪烁。“这群人,好大的胆子!六部同时告病,岂非儿戏?这分明是对陛下关押徐妃与周震的报复!”她怒不可遏,厉声喝道,“还不快去催促,定要他们给个说法!”
福安正欲领命而去,却被李烨一声断喝拦下:“等等!”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不必催促,他们既然敢这么做,便是吃定了朕会妥协。但朕偏不!”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曾海等近身侍卫面面相觑,心中焦急万分,却也暗自佩服李烨的胆识与魄力。柳琳更是眉头紧锁,转而露出几分好奇与期待,她深知这位年轻帝王非池中之物,只是未曾料到,他竟能在如此绝境中觅得转机。
李烨负手而立,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缓缓道:“徐淳此举,意在逼宫,让朝廷瘫痪,迫使朕低头。但他忘了,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转机。朕若能借此机会,不仅可提拔忠良,更可趁机收回被奸臣侵蚀的权力,重塑朝纲!”
此言一出,众人恍然大悟,眼中闪过惊喜之色。曾海更是激动难耐,连声赞道:“陛下英明,我等竟未曾想到此等妙计!”
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在御书房悄然拉开序幕。檀香袅袅,室内气氛凝重而又不失希望。李烨召集了所有忠诚于他的大臣,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他非但没有退缩,反而眼中闪烁着决心与斗志。
“诸位爱卿,今日之事,虽为危机,却也是朕重塑朝纲的契机。朕欲将计就计,一方面稳定民心,另一方面,暗中提拔人才,清理门户。”李烨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敲打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羽俊、卢毅等人闻言,虽感压力山大,却也热血沸腾,纷纷表示愿为陛下分忧解难。他们知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只要君臣一心,定能共克时艰。
随着时间的推移,御书房内灯火通明,大臣们或埋头批阅奏折,或低声讨论对策,气氛紧张而又充满希望。李烨则时而沉思,时而提笔批阅,他的身影在烛光下拉长,显得格外高大与坚定。
一日复一日,李烨以惊人的毅力与智慧,不仅稳定了朝局,更在无形中削弱了徐淳等奸臣的势力。大魏的朝堂,仿佛经历了一场春雨的洗礼,万物复苏。
-->>